荣获“四川省一级示范校”称号!
2013年,对新都一中来说,是值得庆贺的一年:
高考一次性上线1013人,邱伟伦同学以685分勇夺区状元,名列全省第46名;
一中被中央电视台中学生频道评为信息化教学示范基地;
《中国教育报》《教育导报》等多家媒体均以大幅篇章报道一中“三优”课堂改革……
近期,新(xin)(xin)都(dou)一(yi)中(zhong)再传捷报——荣获“四川省一(yi)级示范校(xiao)”称号(hao)。近日,记者(zhe)走访新(xin)(xin)都(dou)一(yi)中(zhong),为读者(zhe)解读这(zhei)个光荣称号(hao)背后的故(gu)事(shi)。
优秀教师 铸就一中名校辉煌
优秀教师代敬涛——2010年和2013年,她两次被评为新都区优秀青年教师。2003年被评为新都一中首届十佳青年教师。2013年获得新都一中第二届“铭章杯”教学大赛“十佳三优课堂”。2013年,她代表学校上三优示范课《边城》,被《中国教育报》报道。
优秀教师周鸣艳——深钻教材,创新教法,有多篇教学论文获市、区级奖励,她的公开课、观摩课也多次获奖。2011年、2012年,周鸣艳连续两年被新都区评为“新课改标兵”,2013年又荣获“成都市新都区学科教学带头人”称号。
优秀教师卢晓芳——积极学习新课程理念,大胆推进新课程改革,实践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学效果显著,在历届高考中均取得优异成绩。
优秀教师何廷——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教学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新都一中教师将一腔心血浇灌在教育热土上,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同时也练就了一身教书育人的好本领。
学(xue)(xue)(xue)校(xiao)现有(you)(you)教(jiao)职工(gong)总(zong)数390人(ren),专任(ren)教(jiao)师(shi)314人(ren)。其中(zhong)高级教(jiao)师(shi)151人(ren),占48%;35岁(sui)以下年轻教(jiao)师(shi)117人(ren),占37%,职称结(jie)(jie)构(gou)和(he)年龄结(jie)(jie)构(gou)合(he)理(li)。34人(ren)获(huo)硕(shuo)士(shi)学(xue)(xue)(xue)位,研(yan)究生进修班毕业35人(ren)。学(xue)(xue)(xue)校(xiao)有(you)(you)30人(ren)报考了在职研(yan)究生班学(xue)(xue)(xue)习。有(you)(you)特级教(jiao)师(shi)8人(ren),特级校(xiao)长1人(ren),骨干(gan)教(jiao)师(shi)、学(xue)(xue)(xue)科(ke)带(dai)头人(ren)15人(ren)。富有(you)(you)特色的(de)教(jiao)师(shi)结(jie)(jie)构(gou),为(wei)每一位学(xue)(xue)(xue)生的(de)个(ge)性发(fa)展(zhan),提供了最好的(de)师(shi)资保障,雄厚的(de)师(shi)资力量,为(wei)学(xue)(xue)(xue)校(xiao)实现可持续发(fa)展(zhan)奠(dian)定了坚实的(de)基础。
“三优课堂” 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近年来,学(xue)校在已有‘三优教育’研究的基础上,通过(guo)教师编制导学(xue)案、开展学(xue)生小组合作探究、深(shen)化课(ke)(ke)(ke)(ke)堂评价与激(ji)励(li)等举措,开展了(le)一场(chang)以‘培养学(xue)生自主学(xue)习能力’为(wei)核心的‘三优’高效课(ke)(ke)(ke)(ke)堂改革。”听着新都一中校长刘旭东对(dui)公(gong)开课(ke)(ke)(ke)(ke)的解读,也激(ji)起了(le)记者想更深(shen)入(ru)了(le)解该校“三优”高效课(ke)(ke)(ke)(ke)程改革的兴趣。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
“从1993年开始,学校开始了一场名为‘三优教育’的整体改革。最初的改革通过改变学生学制实施影响,优化现代信息技术等教学手段来发挥作用。”
如今,走进新都一中的教室,你会发现,传统课堂“走样了”——“排排坐”的课桌变成了“团团坐”,学生们面对面地小组抱团学习,针对某个知识点或题目进行探讨交流、碰撞交锋;一节课下来,老师只讲10多分钟,学生成了讲台的主角……
“我(wo)们要求教师(shi)对每个学(xue)习(xi)小组的评价(jia)(jia)要兼(jian)顾课前、课中、课后,从(cong)课前导学(xue)案预习(xi)、黑板(ban)板(ban)书、课中学(xue)生(sheng)展(zhan)示的质(zhi)(zhi)量、对抗质(zhi)(zhi)疑、生(sheng)成以及(ji)课后学(xue)案的整(zheng)理等方面及(ji)时给予过程(cheng)性(xing)评价(jia)(jia)。” 刘旭东说。
经过长期实践,三优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教师李大勤表示从课堂改革中尝到了“甜头”:“以前,老师们老觉得一堂课不够用,但现在经过导学案、小组探究,不仅能解决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任务,学生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我(wo)区教师研培中心教研员王玉连在听了学(xue)校多堂(tang)“三优”课(ke)(ke)(ke)堂(tang)后,也(ye)评价学(xue)校课(ke)(ke)(ke)堂(tang)模式改革(ge)已走上了正规(gui),并初显效果。“每节课(ke)(ke)(ke)都(dou)很(hen)生(sheng)动、自然,没有(you)一丝表演痕迹(ji)。教师课(ke)(ke)(ke)外(wai)忙(mang)(mang)、课(ke)(ke)(ke)内闲(xian),学(xue)生(sheng)课(ke)(ke)(ke)外(wai)闲(xian)、课(ke)(ke)(ke)内忙(mang)(mang),一闲(xian)一忙(mang)(mang)之间,课(ke)(ke)(ke)堂(tang)效率大幅(fu)提(ti)高。”
开放办学 提升师生国际视野
教育(yu)国际化是(shi)实现(xian)教育(yu)现(xian)代化的重要(yao)策略和(he)手段,也是(shi)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创新能力和(he)国际竞争力的重要(yao)途径.新都一中一直以世界的眼光关注未(wei)来。
请进来,以多元文化发开国际化视野;走出去,以宽广的胸怀拥抱世界。
走国际化办学之路,从1994年开始向国外著名大学已输送458名留学生。
2013年3月1日,新都一中和新西兰ICL教育集团联合开办的“国际课程实验班”首届班正式开班。该校为该班配备了强大的师资,以保证学生能在今年秋季无障碍入学新西兰并顺利地学习和生活。
国际课程实验班学生冯佳涟告诉记者,“进入国际班以来,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节奏快,但目标明确,每天过得非常充实和愉快,自己也比以前变得更独立,更坚强,不再事事依赖父母”。冯佳涟的父亲对内向的女儿变得自信和开朗由衷地高兴。他告诉记者,“新都一中国际课程实验班是培养国际人才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自己现在有能力也愿意为女儿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据了解,新都一中国际课程实验班班型小,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与老师交流,老师更加了解学生,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也能得到老师最快最满意最全面的答复和指导。
刘旭东告诉(su)记者,新都一(yi)(yi)(yi)中从过去的三优教(jiao)育走(zou)(zou)到今天的国(guo)(guo)际(ji)课程实验,一(yi)(yi)(yi)直致(zhi)力(li)于高中教(jiao)育教(jiao)学(xue)的改(gai)革,组建国(guo)(guo)际(ji)课程实验班就是为了借鉴国(guo)(guo)外的课程和教(jiao)学(xue)理念(nian),优化(hua)新都一(yi)(yi)(yi)中的课程体系,培(pei)养学(xue)生的国(guo)(guo)际(ji)视野,让学(xue)生和老师能够走(zou)(zou)向(xiang)世界。这一(yi)(yi)(yi)举措是新都一(yi)(yi)(yi)中培(pei)养国(guo)(guo)际(ji)人才的突破口,也是新都一(yi)(yi)(yi)中走(zou)(zou)向(xiang)世界的一(yi)(yi)(yi)个(ge)标(biao)志性事件。
集团教育 打造新都教育高地
为落实教育局“城乡一体,教育均衡”的工作思路,扩大优质教育辐射面,在教育局的领导下,新都一中、泰兴中学、升庵中学组建了新都一中教育集团。
该集团以“尽己所能、发挥优势、资源共享、共同进步”为原则,在学校管理、课堂教学、德育研究、教师专业化成长、集体备课等方面,全方位立体式深度合作。
集团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同课异构”,各校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展现不同教学风格;“研究性学习”,充分调动三校学子的创造力;“德育论坛”,各位同仁分享教育智慧,大爱无疆,感动三校师生;“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包含对名师的尊敬和对教育未来的期待;“校园艺术节”,师生同台,展示素质教育成果;“阳光体育”,三校学子在运动场挥洒汗水, 展示生命的澎湃……
今后,集团将在(zai)教(jiao)育(yu)教(jiao)学(xue)(xue)合作(zuo)中更加(jia)充分体现“全(quan)面、深刻、创(chuang)新”,集团的(de)教(jiao)育(yu)教(jiao)学(xue)(xue)工作(zuo)将更加(jia)开(kai)放,合作(zuo)更加(jia)全(quan)面,特别是在(zai)教(jiao)研(yan)组、备课(ke)(ke)组、集体备课(ke)(ke)方(fang)面展(zhan)开(kai)更加(jia)广泛(fan)、深入的(de)探讨和(he)合作(zuo),逐(zhu)步(bu)实现三校课(ke)(ke)案同(tong)步(bu)、教(jiao)学(xue)(xue)同(tong)步(bu)、考试同(tong)步(bu);各(ge)项合作(zuo)要在(zai)传(chuan)承中发展(zhan),在(zai)发展(zhan)中创(chuang)新,三所学(xue)(xue)校紧密团结,精诚合作(zuo),携手奋进(jin),促进(jin)教(jiao)育(yu)均(jun)衡(heng)发展(zhan),共同(tong)为建设(she)幸福新都(dou)做出(chu)更大贡献,为新都(dou)打(da)造教(jiao)育(yu)高地奠定(ding)坚(jian)实基础。
近年一中高考成绩榜:
★2011年 高考一本上线226人,本科上线901人,艺术、体育特长生上线51人,民航、空军飞行员上线1人。
★2012年 高考一本上线220人,本科上线858人,艺术、体育特长生上线24人,民航、空军飞行员上线2人。
★2013年(nian) 高(gao)考一本上线274人,本科上线1013人,艺术(shu)、体育(yu)特长生(sheng)上线48人,民航、空(kong)军飞行员上线1人。邱(qiu)伟(wei)伦同(tong)学以685分进入(ru)全省前(qian)50名,并被清华(hua)大学录取。